4月,中国海洋装备制造领域拿下多个“第一”,一起来看看吧!
全球首艘!
这艘无人艇功能强大
4月28日上午,全球首艘高速可潜无人艇“蓝鲸号”下水。
来源: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可潜无人艇是将水面高速艇与水下潜器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船型。“蓝鲸号”无人艇长11米、排水量12吨,水面航速高达30节—40节,水面续航可达数百公里,可实现数十米深的下潜和水下航行,能在水下静态悬浮一个多月,随时响应突发任务。
“蓝鲸号”可用于气象探测、水下地形地貌测绘、水下拍摄,水下水质取样、水下电缆管线巡检等,可以实时将探测数据及视频资料传送到控制中心。
据悉,“蓝鲸号”下水后,还将进行内场调试、系泊试验、码头试验、海上试验等,明年将有望投入实际应用。
世界最大!
可实现水陆两栖灵活调遣
4月22日,由中交集团自主设计建造的世界最大全电驱可拆装环保绞吸船——“浚澜”船,在官厅水库清淤试点工程中正式投入使用。
来源: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
“浚澜”船是中交集团为官厅水库治理量身定制的“清淤利器”。该船搭载可拆装疏浚装备领域最强的电力驱动挖掘输送系统,绞刀功率达600千瓦,作业时如同“水下金刚钻”,能够轻松应对中高强度土质,每小时标准疏浚量达2000立方米,相当于每小时可以挖出一座标准游泳池。其最远输送距离可达5公里,最大挖深25米,接入深水模块后挖深可达60米。
该船采用双动力模式,接入高压岸电,可实现施工作业零碳排放。同时,借助模块化设计,船体可以实现“积木式”拼装拆卸,拆成九大模块后可以实现陆地运输,在码头拼装后可在A级航区拖航,实现水陆两栖灵活调遣,可适应国内绝大多数江河湖库。
全球首艘!
15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交付
4月17日,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“国信1号2-1”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中国船舶集团北海造船厂交付运营,被正式命名为“鲁即渔养60617”。
“国信1号2-1”由青岛国信集团投资建设,全船投资6.1亿元,船长244.9米、型宽45米、结构吃水15米、排水量15万吨,养殖水体近10万立方米。
该工船设置15个标准养殖舱、4个环形跑道池、22个养殖试验池,设计年产高品质鱼类约3600吨,将以“船载舱养”模式开展大黄鱼、鲑鳟鱼、黄条鰤等名优鱼种养殖。
据介绍,“国信1号2-1”在功能布局、养殖系统、新能源利用、信息一体化等领域实现160余项技术突破与优化创新。此外,“国信1号2-2”预计于2025年10月加入运营序列。
全球最大!
“海上超级带货王”来了
4月15日,全球最大的24000箱级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正式交付,再次刷新我国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纪录。交付后这艘船将用于远东至欧洲航线的货物运输。该船一次可承载22万吨货物,24000个左右的集装箱堆叠高度相当于25层楼,被称为海上“超级带货王”。同时,这型船还采用了绿色燃料——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,可为船舶提供单个航次近2万海里的超远续航。
这艘海上“超级带货王”是这批出口订单的第一艘,后续中国船舶集团还将完成3艘24000箱级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的建造。
填补空白!
我国首艘集成式大型压裂船下水
4月8日,记者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,我国首艘集成式大型压裂船——“海洋石油696”完成下水仪式,进入下水调试阶段。
来源: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
据了解,“海洋石油696”船长99.8米,型宽22米,型深9.9米,具备高度集成化、智能化、高排量、高功率、大储量、高安全性作业能力,可实现海上高效规模化压裂作业,是国内集成式大型压裂船的首制船,填补了我国海上油田压裂技术和工程领域的空白。
“海洋石油696”船下水后,将有序开展系泊试验,集中调试多路设备协同运行的系统集成兼容性,模拟高负荷工况,检验不同码头水深、潮汐变化下的系泊力,校准数据采集的同步性,在无成熟案例可参考情况下,探索推动科研成果的实船转化。